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

重要訊息

發佈日期 類別 標題
2021/11/25 重要訊息 恭賀!! 何啟功名譽理事榮獲 2021年國家安全衛生獎之個人奉獻獎!!

恭賀!!

何啟功名譽理事榮獲 2021年國家安全衛生獎之個人奉獻獎!!

       何啟功教授於1986年進入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在王榮德教授指導下開始接觸職業醫學的領域,也因此畢業後回到母校高雄醫學大學的附設醫院服務,投入了勞工健檢服務照顧勞工的行列。何教授更於1992年起開始肩負起職業病防治示範中心及職業醫學科的領導任務,成為國內第一位臨床全職職業醫學工作者,協助南部高高(高雄縣市尚未合併)屏及台東、澎湖五縣市衛生局進行防治工作,五年間以十二萬公里跑遍大小工廠進行職業傷病防治的輔導,開啟了國內臨場服務模式的濫觴;也因其對於離島的澎湖常常親訪職業病案例現況,並進行居民的工作壓力等研究調查以照顧縣民,所以於2004年獲得澎湖榮譽縣民的肯定。

        此外,何教授於1993-1996年期間,積極進行高雄電信局機房環境致癌訪查工作;雖然遭遇重重壓力,仍因他的堅持讓這件全國第一件的職業性癌症成為司法判決案例,也因此促使當時的勞委會展開針對硫酸暴露工人的職業危害流行病學系列調查,電信局也加強工作環境改善,更讓受害員工獲得補償。1996年何教授與高醫眼科合作進行職業病調查,發現屏東採收洋蔥的農友因作業遭受落山風揚起的蔥皮刮傷眼睛,導致角膜潰瘍黴菌感染。該項發現獲得衛生署及農委會的重視,除對農友展開衛教宣導外,還配發防護護目鏡給作業的農友,讓失明之虞不再成為相關農民的困擾。何教授也因為推動南台灣勞工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卓著,於1998年獲衛生署頒發三等醫療獎章公開表揚。

        何教授於1996年起開始擔任高雄醫學大學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教職,將其過去在職業醫學相關的經驗傳授分享給學生,積極培育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的專業人才。2004年何教授榮膺環境職業醫學會第六屆理事長,在其任內持續推動在之前擔任理事時的理想--職業醫學落實於企業對勞工的照護,以臨場服務讓員工健康得到更多照護。有鑒於當時逐漸增加的肌肉骨骼相關病例,何教授主導環境職業醫學會引進翻譯「人體工學完全手冊: 128個預防工作傷害的祕訣」一書,努力推廣給企業及勞工界,希望能夠預防傷害於發生之前。另外由於環境職業醫學會在先前已陸續為勞保局進行殘廢給付認定及職業病審查等研究,因此何教授對於殘廢的給付提出應有更客觀的評估而改採勞動力減損制度,並以之前研究計畫的結果綜整出具體建議。

        何教授於2007年接下高雄市衛生局長一職,面對當時一波又一波的食安風暴,除了加強落實查緝以減少不法,及提升檢驗能力為民眾釐清疑慮以安民心外,更配合源頭管理的控制以杜絕食安問題的發生。2016年何教授接任衛生福利部次長,於任內努力推動生醫產業創新,建構法規環境以及推動特色重點產業主軸,以利發展精準醫學等特色醫療,引領我國新世代生技醫藥創新格局;並因應2020年的新冠肺炎防疫,規畫督導相關工作,提升防疫效能,可謂居功厥偉。